7月23日是传统节气中的“大暑”。天文和营养专家提醒说,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酷暑难耐,公众要格外当心中暑。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公历7月23日前后是大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比小暑还要热,所以称之为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此时,正值中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会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赵之珩解释说,“大暑”期间之所以这么炎热,是因为自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放散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节气最为炎热。
天文专家表示,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是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容易患上中暑等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为预防中暑,此时节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如果发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适当地给些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或酸梅汤,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记者周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