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杭是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自出生以来就经常吐奶,而且经常连续多天不排便。他父母担心,带他去看医生,但每次都只是暂时好转,不久后又出现相同症状。杭杭的父母一直带着杭杭四处求医,但总是无法治愈。他们很担心,杭杭会一直这么营养不良。
邓小耿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他介绍,先天性巨结肠是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发病率为二千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男性多见,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原因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壁内微环境改变有关。
邓小耿说,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表现为便秘、腹胀、呕吐。他们的肠管因为痉挛狭窄,失去了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功能。由于胎便不能通过,患儿24~48小时内没有胎便排出,或只有少量胎便排出。如果患儿有这些症状,父母可以自己摸摸,一般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可在左下腹摸到巨大的粪块存在。
医生可以用手指做肛门检查,也会发现孩子的肛门特别紧,直肠内不含粪块,但手指抽出时会有大量气体及粪便喷出。此外,医生还可以辅以放射线钡剂灌肠摄影、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及直肠切片检查来确诊。
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有非手术治疗、肠造瘘术、根治性手术等多种方法。一旦确诊,一般都应进行巨结肠根治术才能根治。非手术治疗适应于轻症、诊断未完全确定以及手术前准备等,方法包括用手指、肥皂条、开塞露等刺激肛门直肠,引起患儿排便,或用生理盐水洗肠等。
手术完成后,父母应配合医生一起学习训练患儿的正确排便习惯,这样有助于方便患儿的日后生活。此外,还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扩肛(每周扩肛1~2次),共3个月,以巩固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