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患者在获得创新药物的时间上相对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约8年。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正在全力提升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在11月30日举行的“2012国际医药创新峰会”上,多位专家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药品价格和报销等环节,改善创新药物市场准入环境,为创新药上市提供条件。根据由37家跨国制药企业组成的非赢利性组织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公布的“全力提升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报告”,中国在过去五年中引进了至少67种创新药物,占同期上市创新药物的80%。其中,新药的研发重点是满足我国患者突出的医疗需求。其中,四大高死亡率疾病: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将被视为重中之重。这些疾病中的胃癌、肝癌和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国家,成为多家研发中心的重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开发出30种原创新药;到2020年,中国的研发能力将达到世界一流国家水平,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引擎。医药创新是一项复杂、昂贵、风险高的过程。每个新药在成功问世前,其研发过程通常需要10-15年,成本超过80亿元。为此,不少专家呼吁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更好的环境,例如缩短临床试验申请的审批时间。目前,中国的审批时间在10-18个月,而美国仅需1个月,印度为4个月。让新药快速获得市场准入,以帮助患者尽早用上药物。目前,我国的国家药品报销目录每4-5年才更新一次,而德国、英国和新加坡等是滚动更新报销目录,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等国则至少每年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