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心内科门诊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比例超过40%,其中抑郁患者相比非抑郁患者更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6倍。近期在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年会上,专家们利用这些数据阐述了“双心”疾病(即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合并)在临床中的普遍存在,并呼吁医务人员和公众加强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效果。
“双心”疾病通常表现为四种类型,包括心血管疾病继发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继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伴发心理疾病以及心理疾病混淆为心血管疾病。有研究显示,4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抑郁的诊断标准。在难以用躯体疾病解释的胸闷、胸痛等心内科病人中,60%的人有精神障碍或长期处于亚临床状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医师刘梅颜介绍,目前临床常见的“双心”疾病患者常伴有抑郁、慢性焦虑、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精神症状。对于患有顽固性高血压、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心脏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难治性心力衰竭以及难以解释的心脏病症状的七类患者,应成为临床“双心”疾病的重点排查人群。
刘梅颜指出,自2002年以来,中国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开始开设“双心”门诊,但由于患者和部分医务人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多学科协作医疗有待完善、转诊流程尚未建立等问题,使得部分患者并未及时接受合理的干预。因此,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多学科合作的医疗模式,医务人员应加强对非专科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或学会、协会应进一步推广相关继续教育与人员培训等,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减少“双心”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