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卫生部针对近期公众关注阴性艾滋病事件正式表态,称“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与艾滋病无关。然而,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并未平息。网络上,HIV自测试纸热销,成为民众排除对阴滋病和艾滋病恐惧的救命稻草。一些网站纷纷打出“阴滋病”消除内心恐惧的口号,并声称自己是中国第一个提供艾滋病预防与检测咨询服务的平台。这些网站对试纸的定价不菲,部分甚至十倍暴利。然而,这些网站的销售策略并不保护客户隐私,购买者寄出的包裹在外包装和内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记。
自测结果加重了恐慌,许多购买者对自测结果产生疑虑,担心自测时伤口碰到缓冲液会感染艾滋病。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存在,极少数自测结果有问题的患者,很可能并没有感染病毒,自测结果只是一个误判。据一些网站公开的数据,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3%。专家指出,医院包括疾控中心所用的检测方法较为严格,一张试纸无法准确检测艾滋病。此外,疾控中心等地都有免费检测的地方,而且也能够保护个人隐私,因此购买者不必担心隐私泄露。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许多网购的试纸附带自测缓冲液,购买者用完后却怀疑自测时伤口碰到缓冲液会感染艾滋病。此外,专家表示,医院包括疾控中心所用的检测方法较为严格,一张试纸无法准确检测艾滋病。尽管如此,这些网站的销售策略并不保护客户隐私,购买者寄出的包裹在外包装和内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记。
总之,当前网络上热销的自测HIV试纸,虽然可以消除部分民众对阴滋病和艾滋病的恐惧,但同时却加剧了恐慌。自测结果的准确性令人担忧,消费者在购买试纸时需要谨慎对待。专家建议,网购试纸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并注意购买者的隐私保护。